腐败,如同一颗毒瘤,侵蚀社会的公平正义,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动摇国家的根基。要彻底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需多管齐下,久久为功。 加强思想教育是基础。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使其从内心深处敬畏党纪国法,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让现场教学进一步敲响拒腐防变、正风肃纪的警钟;开展廉政主题演讲、征文等活动,在党内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廉政教育活动,用先进典型事迹激励人,以腐败案例警示人,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志正则众邪不生”,当廉洁奉公成为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腐败的念头便难以滋生。 完善制度建设是关键。“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构建严密且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规范权力的授予、行使与监督流程,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不必要的审批环节,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引发的腐败风险。同时,建立健全财产申报、任职回避、轮岗交流等制度,从源头上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零容忍”,确保制度不是“稻草人”,而是带电的“高压线”。 强化监督制约是保障。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整合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党内监督要突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紧盯领导干部的决策权、用人权、行政审批权等核心权力。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的利剑作用,深入查找问题线索,形成强大震慑。同时,鼓励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拓宽举报渠道,对实名举报者给予保护和奖励,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培育廉洁文化是支撑。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氛围,让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一种价值追求。拍摄反腐倡廉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举办廉洁书画展、廉洁故事大赛等,将廉洁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传播廉洁理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摒弃腐败思想和行为。 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是一场持久而艰巨的战斗。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构筑起预防腐败的坚固防线,让党和国家的事业在廉洁的轨道上稳健前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