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守正与创新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是守正之基。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创新,重在创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新、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在守正创新的征程中,我们既要坚定对新事物必将蓬勃发展的信念,又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准备,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进与退,不被一时的困境所迷惑,也不因暂时的胜利而骄傲自满。 坚持守正创新,正确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守正与创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守正为创新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若无守正,创新可能会沦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甚至走向歧途。而创新则为守正注入新的活力,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使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延续和发展,若缺乏创新,守正将会陷入僵化,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我们要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在守正中传承优良传统,筑牢根基,又要在创新中开拓进取,激发活力。唯有如此,方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坚持守正创新,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与科学方法。坚持守正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在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指针,是创造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根本遵循。在文化领域,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我们既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传承民族精神的血脉,又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文化创新创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中华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