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角色定位,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社会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开展社会工作的关键方向。 一、强引领:聚焦新兴领域,激发广泛认同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外卖骑手、电商主播等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作为城市运行重要的保障力量之一,新就业群体已成为街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适应这一变化,社会工作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在新兴领域中凝聚共识、激发认同。目前,很多街区都设立了“小哥驿站”等党群阵地,向外卖骑手提供日常饮水、避暑取暖、手机充电、休憩如厕等基础便民服务,切实增强了外卖骑手对社区的归属感,为社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二、优治理: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在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各社区积极探索“党建+社会工作”的新模式,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比如,在“党建+志愿”模式中,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引导党员在环境整治、邻里调解、助老助残等方面发挥专长、解决问题,营造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在“党建+养老”模式中,社区利用大数据分析居民需求,结合常态化的“上门行动”“走访串门”活动,为老年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三、重共治:完善治理架构,构建共治格局 社区的多元共治可以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治理合力,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中的诸多挑战与难题。在具体实践中,一些社区打造了协商议事的“红色引擎”,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力度,以及拓宽居民参与治理的渠道,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比如,针对小区难题,探索“红色议事厅”议事机制,即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以社区党员为骨干,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警务室、居民代表等广泛参与。依托“红色议事厅”,社区积极吸纳民众智慧,凝聚党员群众力量,显著拓宽了社区治理的视野与思路。 总之,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可以确保社会工作的正确方向,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党建引领还能激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我们应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关键方向,聚焦新兴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治理架构,共同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