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工作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标志着党对社会工作规律认识的新高度。社会工作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基层动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发展等,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在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下,在前进的道路上如何做好社会工作,值得我们深度探讨。 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随着社会治理情境日益复杂,社会流动性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动力引擎”。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质,确保党员在社区治理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要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使之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此外,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互动平台,使党建工作更加透明、高效。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动力,确保社会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突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在新时代,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是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关键。面对“三新”,即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为此,我们应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全面覆盖、常态联系、精准服务、有效引领,实现新兴领域和社区发展的同“新”共治。 凝聚民众实现基层善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深刻阐明了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价值导向。为此,我们应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贯穿社会工作各个环节,为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化解矛盾,争取权益,凝聚民众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社会工作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向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