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0

人民之城,我们在行动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0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发表于 2024-11-7 15: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薏叶扁舟 于 2024-11-7 16:04 编辑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杨浦滨江畔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五年间,上海始终牢记嘱托,努力探索实践“城市是人民城市”这一重要科学思想理念。把理念具体化、把思想实践化、把案例示范化是上海这座超级大都市在建设新时代人民城市中所倡导的宗旨。

“宜业、宜居、宜乐、宜游”是践行人民城市的具体体现。从 “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安居理念到“一老一小”的养老托育服务;从“一江一河”的生态治理到“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的滨江升级;从“千座公园”到“乡村振兴示范村”,各项举措都围绕着“人民”一词全面展开,聚焦民之“所望、所需、所盼”,让民众共同参与其中。

除了提升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润滑剂”也让这些“小齿轮”挂上上海这座复杂的“大齿轮”一同运作转动。从“垃圾分类”到“光盘行动”;从优化城市运行的“一网统管”到便利政务服务的“一网通办”;从消除“数字鸿沟”的“一键式”就医到还居民一个“碧水蓝天”的污水优化和电线网络治理,处处彰显人民城市、人民理念。

文化作为一座城市最好的底色,人民城市的过往需要有人来了解,人民城市的现在需要有人来记述,人民城市的未来需要有人来畅想。文化的传承需要人民的口口相传,文化的传承需要人民的智慧创新,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在人民城市建设中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把上海这张人民城市的“名片”勾勒、上色传递到更多人手中,在他们的宣讲下更多人了解了这座城市的过往,在他们的宣讲下更多人参与到人民城市的建设中,在他们的宣讲下更多人对于人民城市未来又有了更多的期许。

“老杨树宣讲汇”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千千万万人民城市建设者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向更多人传递这份温情。“老杨树宣讲汇”由长期工作生活在上海杨浦区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他们虽都已过花甲,但是他们宣讲对这片故土的热情丝毫不减。他们向基层群众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人民城市理念,通过他们的经历生动讲述他们眼中的城市变化,通过他们的经历把难懂的创新理论具像化,通过他们的经历使更多的思想精神传递延续。

93岁的黄宝妹作为“老杨树宣讲汇”的一员,从2020年宣讲汇成立以来,一直走在宣讲路上,讲述她作为纺织工的42年,讲述她见证杨浦滨江带变迁的42年,讲述她身处的人民城与身边的人民事;95岁的于漪,一生从事教育事业,被称为“人民教育家”,她总把自己的教育故事分享到学校,与青年老师谈心与00后学子们讲述杨浦的变迁,讲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故事。 “老杨树”们正在用他们的微光点亮上海这座“人民之城”!

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的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的回信进一步说明对这五年间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的肯定,让我们对未来建设充满信心,这是0到1的跨越同时也使我们牢记嘱托从“心”出发!人民之城,我们在行动!








上一篇:加强党员管理监督,塑造队伍清风正气
下一篇:多项发力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0 23:13 , Processed in 0.19467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