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一决定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更为我们对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明确方向。而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不仅是对基本要求,更是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立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的工作机制,是保障政令畅通、提升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 首先需要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提供制度保障,要强化问责追责力度,对政绩观出现偏差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其次要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要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等;要加强典型示范和警示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最后,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出现偏差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巡视巡察工作; 总之,树立与践行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终身课题。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要积极参与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建设之中,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