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4|回复: 0

竹板声声传孝道 艺韵悠悠焕新风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9

主题

0

回帖

49

积分

记者

积分
49
发表于 2024-8-15 14: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lice_wenwen 于 2024-8-15 15:06 编辑

竹板声声传孝道  艺韵悠悠焕新风
夕阳西下,走进盐山县杨集镇杨集村,来到村口的大树下,但闻竹板声声、歌韵悠悠,萦绕耳畔。村民们不约而同的围坐在一起,陶醉在民间曲艺艺人张玉良轻打竹板,妻子弹拨三弦配合说唱的演绎中。“父母恩情重如山,为儿女费尽力你报答不完。人生在尘世上各有父母,老扶幼幼敬老理所当然……”。全曲乡土风味很浓,生活气息强烈,内容通俗易懂。清脆的竹板声犹如山间溪流,潺潺流入每位听众的心田,滋润着每一个渴望美好的角落。   
艺人张玉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盐山竹板书传承人。作为第三代盐山竹板书传人回忆道,“这门艺术是我爷爷张朝旭与他的三弟共创,又由父亲发扬光大。”张玉良说,“自幼便沉浸在说大书的世界里,听着竹板的清脆声响长大,随着模仿父亲表演时的动作和唱腔,竹板在手中渐渐变得灵动起来。我有今天的造诣得益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从1982年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至今已有42年的演绎生涯。”多年来,张玉良与妻子组成了默契搭档,配合的天衣无缝,珠联璧合。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张玉良的竹板书演绎技艺精湛独特,题材丰富多彩,更将孝老爱亲的主题巧妙融入曲艺创作中。他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婉转动人的唱腔,展现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以及子女应尽孝道的重要性。他的作品贴近村民生活,情感真挚,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娓娓道来。每当他说唱这首作品时,村民们总是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故事中的画面就在眼前。
在他的演绎下,这段演出如同一场发人深省的道德讲堂。村民们被他精彩的表演所感染,即使演出结束也依然久久沉浸在催人泪下的故事里,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一直以来,村里的民风民情在孝老方面存在着一些忽视和不足,部分村民对长辈的关心不够。但张玉良的曲艺犹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家内心沉睡的孝道意识。
王奶奶的儿媳之前对王奶奶的态度比较冷淡,觉得照顾老人是一种负担。在看了张玉良的曲艺表演后,儿媳开始主动关心王奶奶的生活起居,为她洗衣做饭,耐心地听王奶奶讲述过去的故事。王奶奶高兴地逢人就夸:“张玉良这表演真是好啊,让我儿媳变了个人似的,现在对我可好了,我这日子过得舒坦多啦。”
如今,在张玉良说唱曲艺的影响下,杨集村的风气焕然一新。村民们更加注重对家中老人的照顾和陪伴,主动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和身心健康。每逢佳节,晚辈们会陪伴长辈共度相聚时光,平日里也会经常嘘寒问暖。邻里之间,也会互相称赞和学习孝老的行为,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在盐山县的这座小村庄里,张玉良用艺术的力量传递着尊老敬老的正能量,让这份传统美德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了更加绚丽的光彩,让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延续。






上一篇:盐山县杨集镇多举措筑牢汛期病媒生物防制的健康防线
下一篇:盐山杨集镇西忠村用心用情关爱留守儿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 22:23 , Processed in 0.20986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