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领导班子专业“指数” 《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年)》提出,要改善领导班子的专业结构,根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的职责任务,选配具有相关专业素养的干部。“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专业素养是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要在选拔使用专业化干部、提升领导班子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上有所担当有作为,着力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坚强领导集体。 随着社会深刻变革,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各项工作对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对党政领导班子的专业化配备、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复杂问题和形势,领导班子不但要配齐配强,还要调优调专,实现优化组合。要把领导班子专业结构需要作为干部储备的“指南针”,根据不同地方发展需要,分门别类建立领导干部专业数据库,既看干部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干成哪些事、干得怎么样,又看干部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坚持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岗位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把“学过、干过、管过”作为领导班子选配的重要参考,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好班子是配出来的,更是“练”出来的。当前,一些地方把班子成员“专业化”当成“高学历化”,有的领导班子平均学历很高,但在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时仍然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从学历向能力转化,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试错、纠错、经验积累,最终达到专业能力的炉火纯青。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着力加强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培训,既送出去“开眼界”,又请进来“传经验”,既选上来“架天线”,又派下去“接地气”,让干部在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工作中积累丰富的斗争经验,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实现实际工作与专业能力同步提升。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定期帮助领导班子把方向、查不足、鼓干劲,有利于涵养领导班子的“专业精神”,促进事业发展。要科学制定专业化考核评价体系,自上而下区分不同干部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的不同,量化专业技能、工作实绩等指标因素,有针对性地强化对专业技能的考核。强化专业能力考核结果运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班子中专业能力突出的干部,对专业精神不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进一步提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