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下基层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态度,不高高在上、不脱离实际,而是下沉和深入一线,向人民学习、向基层取经,实实在在查找那些“停留在笔头、搁置在案头”“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 越到基层越要突出一个“实”字和一个“干”字。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四下基层”中的“四要”是什么? 第一要看工作,下基层的主体是领导干部,是个重要目的之一,认真基层的落实情况和各项工作的情况,才能看出基层最真实的一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出问题的不足,再去解决问题,当基层工作质效进了一步,才能更上一层楼。 第二要看作风,基层的作风也是之一,他的精神,直接决定了基层的工作质效,不好的作风会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执行出现偏差,有的搞变通、有的“一刀切”,甚至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要问疾苦,下基层、到社区、入农家,走进的不只是人民群众的家庭,更是人民群众的内心。是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为民情怀的集中体现。 第四要坐表率,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下基层、看基层的同时,基层的党员干部也在看你,你在基层的一举一动,对基层来讲就是导向,就是形象。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要理解好、运用好“四下基层”,传承弘扬优良作风,努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四下基层”,立足于基层,植根于人民,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彰显着明确而直接的人民至上价值追求。 “四下基层”展现了巨大的价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需要走下“神坛”,走向“千家万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才能始终使我们党具备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我们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大力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领导和密切党群的关系,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做好“下”和“基层”这两个关键词。坚持人民至上,加强基层治理,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问题导向,改进工作作风,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学习体悟人民领袖来自人民、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崇高风范,更加深刻地读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更加深刻地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 最为新时代的路线,四下基层贴民心、感恩奋进建新功”实践活动等,不断丰富“四下基层”的载体、形式和方法,努力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做出成效。做好了也才能够真正的砥砺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锤炼过硬本领,推动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往高水平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