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回复: 0

警惕挂牌“上墙”背后的官僚主义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204

主题

8

回帖

1023

积分

记者

积分
1023
发表于 2018-12-3 15: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惕挂牌“上墙”背后的官僚主义
在一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越来越多的牌子悬挂在基层单位的墙上门上,大大小小动辄几十块。不少群众反映,这些地方只负责挂牌,却无相应功能为百姓提供服务。由形式主义催生的挂牌过泛过滥现象近年来有加速蔓延迹象,“牌子满墙”成为基层治理铲除不尽的“野草”。(半月谈,11月28日)
墙上挂牌,原本是为了方便办事群众,明晰各办事部门的性质与功能。不仅有助于上级部门深入基层接地气,更好地开展工作,也有助于办事群众享受到更多更便捷的服务。但有些部门只是热衷于挂牌子,铺摊子,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使挂牌越发成为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基层单位是直接面向群众的窗口,重在提供服务,然而一味挂牌子,延伸管理职能,“上墙”不“上心”,显然与基层治理的要求和初衷背道而驰。“上墙”不是为了“上眼”,为迎检而上墙的挂牌就是虚设应景的“花架子”,挂满墙的牌子不如落到实处的为民服务。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务虚”上,势必影响“务实”的效果。
“领导一关心,牌子就多起来了”“如果没有那么多检查,下面也不会去挂那么多牌子。”......当事人如是说。由此见得,“挂牌上墙”与某些职能部门的官僚主义不无关系,正是他们的不顾实际,搞一刀切,要求整齐划一的接受检查,才使得基层单位绞尽脑汁的疲于应付。不顾实际条件,逼着下级部门绞尽脑汁满足“形式要求”,为上墙而上墙,或者像一些地方那样不惜重金打造奢华的牌匾,“墙上挂牌”就沦为精致的形式主义。
检查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服务“上心”。对于走马观花的检查者来说,只要有上墙“入眼”的匾牌就行,绝不可取。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正风肃纪的今天,必须旗帜鲜明的向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不让它们大行其道。

(作者:霖锋)





上一篇:努力创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方式
下一篇:认真贯彻落实《条例》 营造良好用人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2 09:10 , Processed in 0.22968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