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亲自推动的“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并且已逐渐成为所有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也不断使我们自觉实践,越发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推进“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要聚焦人才和企业的需求,配以区域特色人才政策,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创新性。近年来,上海人才集聚效应凸显,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人才载体日益完善,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打造宜业宜居的人才发展生态,离不开政策的引领,松江区在上海市较早推出区域人才政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人才政策“1+10”,建立了多元化人才积分评价体系、优秀人才认定体系,精准支持人才发展。目前,该政策体系升级至3.0版,已覆盖全区2200多家重点企业,惠及人才超2万人。松江不仅是上海五大新城之一,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选择G60,安居乐业松江。 推进“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要倾听人才和企业的声音,着力宣传市级、区级人才政策,打造人才服务金牌“店小二”。松江区人社局自2022年7月佘山镇正式挂牌全区首家人才服务站至今年6月,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全区设立人才服务站共14家,首创人才服务站体系,实现主要街镇(园区)全覆盖,意在为企业、人才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方位的“店小二”服务。松江区人才中心的金牌“店小二”团队成员们,时刻将人才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平时积极联络各街镇人服务站站长,收集企业、人才在申请补贴、享受政策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后及时进行汇总、整理。针对收集到的各类人才服务的需求,或召集部分企业人事进行政策宣讲,将市、区两级人才政策详细、完整地进行介绍和讲解,扩大人才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或按照”一企一策”原则进行人才政策上门服务,针对企业来松遇到的人才问题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更精准化、更精细化的服务。努力做到及时解决企业所求、人才所需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100米”,切实为企业、人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人才服务站作为“全链条”人才服务的重要端口,将人才服务从办事大厅“搬”到企业、人才“家门口”,打造“零距离”服务圈。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要传承并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将“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并运用到工作上、生活中去。走下基层,走近群众,才能把工作干在“点子上”,把为民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