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新时期新征程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建设现代化国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之路,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自强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文化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层面,能够反映社会存在。“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反映了我们应该将中华文化建设放在一个更重要的地位,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来提高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的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的新型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日益丰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优秀文化作品展演播映、经典读物学习宣传等专题性活动有序推进。创作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学作品,抵制低俗、腐朽的文化产物,提高文学艺术的精神意蕴和思想品质。 在新时代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辉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运用好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立足于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用活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