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9|回复: 0

人才评价要尺度并行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28

主题

27

回帖

3175

积分

记者

积分
3175
发表于 2022-9-28 22: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类进行评价,明确“干什么,评什么”。人才涉及不同专业领域,有着不同层次和类型,差异化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地根据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的人才特点,制定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但评价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还有待考量。组织部门要为专家人才“精准画像”,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分门别类”实行差别化评价,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民营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服务,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标准贴近、成效明显的人才评价。

  创新评价机制,明确“谁来评,怎么评”。破“四唯”,不是对既有的人才评价、学科评价标准推倒重来,而是挖掘更能佐证人才能力价值的指标体系,得出更科学精准的评价结论。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入推动职称制度改革,探索“组织部门+用人单位+专家”的人才评价机制,合理规定各评价主体的评价意见所占权重以及论文、职称、学历、奖项与能力、业绩在评价中所占比例,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分开,对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等“加分项”标准进行进一步明确和考量,在创新探索和突破上形成人才评价的主流。

  规范监督管理,明确“谁评审,谁负责”。淡化了指标体系,评价主体的专业水准和判断能力,将直接影响人才评价的结果。如果人才评价管理不到位、不规范,执行考核制度不严格、不标准,将会影响人才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组织部门要把好监管关,加强人才评价规范化建设,对“评审库”专家进行规范化动态管理,避免出现“关系户”“打招呼”“拉帮结派”等现象,把真正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通过现场督导、机构评估、社会监督等方式,加强对评价机构和评价活动的监督,做到“逢评必督”“监督必严”,不断完善人才评价管理体系。




上一篇:新兴领域助力党建别样发展
下一篇:经常与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增强基层青春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20 03:09 , Processed in 0.16452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