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帽子该摘必须摘 近日,海南儋州市大成镇南盛村委会系千村村民陈某经、陈某强两兄弟为保住贫困户资格,上演了一出辱骂、威胁扶贫工作人员的闹剧,严重扰乱了扶贫工作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经过教育后,两兄弟深刻认识到错误并当场写下《悔过书》。(11月12日中国网)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在很多人心里,贫困就是一种耻辱,它往往意味着别人的白眼和背后的自卑。然而如今的农村,一些并不贫困的村民却争抢贫困户帽子。海南这两兄弟为了保住贫困户的“帽子”,不惜违犯法律。贫困帽子何以成“香饽饽”? 一方面,贫困户不劳而获的思想作祟。一旦戴上“贫困帽”,各种扶贫政策倾斜,扶贫救助的社会援助,源源不断。贫困户的帽子这样好,不戴白不戴;国家给的“低保”,不吃白不吃。有的人“捧着金饭碗要饭”也要争个 “贫困帽”戴戴,弄个贫困当当。有的虽穷却又不思进取,不想脱贫,而是千方百计安于贫困。 另一方面,“输血”扶贫吊高贫困户胃口。随着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推进,扶贫政策礼包越来越大。有些地方一味提高标准,比如把“住房安全有保障”升格成“住大房、住好房”;把“不愁吃”升级成“天天有肉吃”;把“不愁穿”当成“天天穿好衣服”。不断提高补助资金,一味给钱给物。助长了贫困户吃“免费午餐”的风气。 如何才能让“贫困帽”成为一种“耻辱感”?首先,需要精准的扶贫政策,改变某些刻板的考核标准,比如只考核收入水平是否提高,而不问到底是如何提高的。其次,要让贫困户有压力,对于那些懒惰成性、屡教不改,甚至阻碍精准扶贫进度的人,要取消一切扶贫政策并且广泛宣传,让他们有耻辱感,看看谁还愿意争戴“贫困帽”?(米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