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化社区特征明显,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社区养老也是一种养老的方式,而且势在必行。如何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社区,开展社区养老意义的重大。 打造“1+N+6”养老服务圈。依托市民分中心、卫生服务站等设施,创新实施“1+N+6”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1”为市民分中心的养老服务中心,“N”为社区的图书馆、配药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等功能性空间,“6”为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助急、助乐”六项服务。通过盘活社区资源,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场所保障,通过党建引领全局规划、市民驿站有力支撑、社区居民充分发动,为社区老人提供多样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努力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以“四突出”加强文化养老服务。突出资源共享,汇集各方文化力量,构建“1+X+N”的文化养老体系,以1场社区活动X个达人力量带动N个居民参与,进一步丰富文体娱乐生活;突出阵地建设,依托党员先锋队、艺术团等力量建立文化活动队,促进老年人文化活动高质量发展;突出活动带动,围绕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重要时间节点,推出“文化盛宴”、“我们的节日”、“敬老月”等活动系列,开展诗歌朗诵赛、象棋赛等友谊赛;突出理念创新,鼓励老同志们在基层“两委”换届、文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让老年人自主参与到“文化养老”的体系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 “互联网+养老”一张蓝图管到底。着力打造“互联网+养老”服务新模式,提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载体,拓宽老人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自助养老新模式。建立了社区养老顾问点+“网上日托”平台,利用“网上日托”平台,掌握社区内多个独居老人的生活作息情况。通过老人家中安装的智能陪护设备,由红外运动传感器采集每天独居老人在家中的日常活动数据,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掌握老人的日常作息规律,之后将日常作息的偏差或异常,转换成色彩信息的形式,传递到居委网上日托养老服务的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推进社区老年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老人送去关怀。 社区养老服务精心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志愿服务独居老人,每年为老人送去关怀,为独居老人寒冬等节日里送上帽子、围巾等,上门慰问独居老人等帮困扶服务,平时,结合互联网养老服务云平台系统,更好地关注独居老人平时的情况,是传统志愿者上门结对帮扶模式的有力补充。两种模式的相结合,提高了为老服务的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