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河长”治河污,从山顶着手 近日,绿会接到志愿者提供的消息,说发现四川某地农村一饭店卖的鱼价格近200元一斤,但实际上这些鱼常年都被养殖在被垃圾污染的河水中,在当地走访调查得知,由于上游排放的生活垃圾以及夏天的洪水,导致该河流河水流至水坝处变缓,久而久之,此处便成为了这些垃圾的聚集地,河面上漂浮着塑料瓶等各种生活垃圾。(11月7日澎湃新闻) 近期各级都在实行 “河长制”、“湖长制”,这是党和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一大举措,是否能够实现初衷,人民抱有很大期望。 河水是当地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在任何地方,河流都是那个地方相对最低的地方,水往低处流,上游的环境、本地山上的环境是否生态,从河水是否生态就可以一目了然。所以抓住“河长”, 实行“河长”负责制,就抓住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痛处”。所以说,“河长”的工作要从山顶做到河底。 “河长”不是下个文、立个牌,而是要肩负起河流一代的正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本人认为,要这样做工作。 各级 “河长”任重道远,必须要有所作为。各条河的生态好坏直接关系到那一带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寿命长短。人民利益无小事,人民的小事也是我们的大事,我们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生命服务。各级“河长”要“下水”,才能做好“河长”为人民。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掌握污染源,大家齐动手。各级河长要深入群众,走好群众路线,把所负责的河的具体情况掌握清除,把河流污染源找准便于对症下药。宣传群众,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思想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发动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从每户抓起,从没人抓起。这样我们的各级“河长”就不是孤军作战。 敢于同破坏环境的一切行为作斗争。发动群众,相互监督,一旦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强教育,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作者:叶子) 2018年11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