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河北)沧州市解放路小学六年级三班学生王佳宁收到了一封来自东光县政府办公室的回信。信中感谢她指出马致远纪念馆正门对联悬挂的错误,同时表示接到她的来信后已当即让有关部门改正错误。(11月7日,澎湃新闻网) 这件事让人一下子就想起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主要讲述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向基层政府指出了纪念馆正门对联悬挂错误,不就是无私无畏、天真烂漫的童心所致么?很多人感慨:“年纪越小,越敢讲真话。” 不过,在这起事件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东光县政府的做法也值得点赞。他们并没有“讳疾忌医”,而是主动接受批评、虚心承认错误、立即加以纠正。在笔者看来,敢于接受批评的基层政府,好样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写对联的是人,挂对联的也是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犯错。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有错,却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接受批评。久而久之,便可能会让小问题衍生成大麻烦,最终无法“医治”。实际上,在基层工作中,有很多基层政府都害怕犯错误,深怕被群众抓到了“把柄”,让大家看笑话。听不得批评,听不进批评,这样做的后果便可能离群众越来越远。 反之,如果能够正视错误,把勘误的过程作为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过程,说不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曾经有网友在微博上指出某地道路指示牌的拼音写错了,并且“有图有真相”地@了当地官微。当地党委政府收到这条信息后,马上找人核实,相关职能部门在半天之内就纠正了错误,重新更换了路牌,还通过官方微博感谢网友的勘误,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时间,引发了当地网民关于普通话读法与方言读法的大讨论。大家并没有就此指责地方政府的工作水平问题,反而是原谅了错误,并且纷纷为当地“雷厉风行”的整改点赞。 善于接受批评的政府,好样的!期待有更多的基层政府敢于百姓听音,善于接受批评,拉近与群众的心距离。(晏一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