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院长,我们医院的人都得听我的!”“我是党委书记,必须我说了算!”说这两句话的分别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庆松和原党委书记何青云。(11月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单位领导班子本应是团结的集体,正副“班长”要带头讲团结,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贯彻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战斗的堡垒。
然而,有的单位党政一把手喜欢搞“内耗”。俗话说:“不怕问题难,就怕窝里反。”一个单位如果党政一把手严重不团结,经常闹矛盾,搞“内耗”,班子成员无所适从,单位工作开展定然受到阻碍,全面建设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单位党政一把手搞“内耗”,不团结只是表象,实质往往是争权夺利。“内耗”的主要原因是争权,争权的目的在于夺利,其实是为了腐败利益。“内耗”的驱动力在于,谁有主导权,谁能成为“一霸手”,谁就能获得更多利益。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庆松和原党委书记何青云,俩人看似是工作上的“老搭档”,实际却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他们发动一系列“内耗”、争斗行为的背后,是“利益”在作祟。以院长杨庆松为例,其在院内拉帮结派,将一些班子成员、中层骨干拉入自己阵营,这个“小团体”长期把控着药品、耗材、设备采购和基建工程,使自己能在这些重要领域“一呼就应”。杨庆松搞“内耗”是奔着腐利而去的,2012年以来,其先后违纪违法收受财物数百万元。
一把手搞“内耗”,往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存在着拉帮结派的“小圈子”。搞“内耗”的一把手利用“小圈子”“小团体”“小山头”等形形色色的关系网经营人脉,从而为攫取个人非法利益大开“方便之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庆松和原党委书记何青云在工作中不仅带头违纪,更在单位内部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把原本治病救人的百年老院弄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一把手搞“内耗”不单单是腐败的反映。班子内部尔虞我诈、公开对立、明火执仗,做决策时无论正确与否,对方必然提出反对意见,互不相让,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毫无原则,战斗力极其涣散的班子。搞“内耗”,搞“团团伙伙”还是政治隐患,如不根治,最终将危害党的事业。
在高压反腐的形势下,一把手大搞“内耗”,必然会加快其腐败问题暴露。由于担心对方检举揭发,反而会主动去检举揭发对方,形成“狗咬狗”之势。纪检监察部门能够从中掌握线索、查清问题,打掉搞“内耗”的一把手和其背后的“团伙”。在清除“一霸手”及“团伙”后,重建这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尤为关键。 作者: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