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实体经济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立足点,要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拓新域,做大、做强、做优“蛋糕”。畅通对实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以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等方式降低实体经济生产成本等来增加利润总额,强化财富积累能力;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升级提升实体经济自身竞争优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使“老字号”焕新生、“新字号”动力强、“绿字号”发展快、“民字号”广覆盖,发挥实体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上的优势利导作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强化能源和重要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打好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数字经济既能促进持续性、均衡性增长,又能助推共享式、普惠式发展,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必须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通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深入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等战略布局,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推动不同要素进行创新重组并进行赋能,进而产生普惠性红利,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