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发动机,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和制高点,谁就走在现代化发展前列。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我国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与发达国家有共同的特征,也应具有与我国发展阶段、制度优势和文化特色等国情相适应的个性特征。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纵观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虽然道路不尽相同,但科技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迈向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引擎。长期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倚赖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优势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以自身为标准的文明理论,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居主导地位。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愈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科学技术正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世界现代化向前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在现代生产力中,同其他各构成要素相比,科学技术的比重已上升到第一位,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