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时俱进加强领导力建设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进这一开创性事业,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离不开与时俱进的领导力支撑。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唯有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加强领导力建设,才能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提供根本保证。一、以思想铸魂强基,筑牢领导力建设的“定盘星”——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坐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领导力的核心要义,首先在于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正确方向引领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简单套用西方模式的“复制粘贴”,而是立足中国国情、传承中华文脉、顺应时代潮流的“原创性探索”,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一方面,要深学细悟“定方向”的理论武器。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特别是深入领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重大原则、战略部署,弄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根本问题,坚决破除“路径依赖”“思维定势”,避免在复杂形势中迷失方向、在多元思潮中动摇立场。另一方面,要知行合一“守初心”的价值坐标。始终牢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属性”,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决策部署中问计于民、在推动落实中问需于民,让领导力建设的过程成为践行初心使命、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正确方向前进。二、以能力赋能提质,锻造领导力建设的“硬脊梁”——破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宏伟的战略蓝图,也是充满挑战的实践征程。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大而不强”的难题,到推进共同富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黑天鹅”“灰犀牛”风险,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每一项任务都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时俱进加强领导力建设,关键要在提升“实战能力”上下功夫,让领导干部成为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实践难题的“行家里手”。三、以作风凝心聚力,激活领导力建设的“源动力”——汇聚中国式现代化的群众伟力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力不仅来自职务赋予的权威,更来自群众认可的公信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而良好的作风正是连接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是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催化剂”。与时俱进加强领导力建设,必须以过硬作风赢得民心、汇聚民力,让领导力成为团结带领群众奋进的“磁石”。 一方面,要以“实干担当”树形象。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做“纸上谈兵”的“清谈客”,要做“真抓实干”的“行动派”。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一线,把办公室“搬到”项目建设现场、乡村振兴田间、企业生产车间,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另一方面,要以“为民情怀”聚合力。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从群众的意见建议中改进工作。无论是推进共同富裕中的民生保障,还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治理,都要让群众参与进来、让成果惠及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自觉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