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回复: 0

践行“三认”要求 ,永葆“枝叶”之情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7

主题

0

回帖

3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7
发表于 昨天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践行“三认”要求 ,永葆“枝叶”之情
从地方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心系百姓安危冷暖的情怀和作风一以贯之,从未改变。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扎实有力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认路、认邻、认特点”的重要要求,将其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常修“认路”之功,沉到一线察实情、谋实策。“脚下有泥,方能心中有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唯有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穿透层层汇报的“过滤网”,才能精准把准发展的脉搏,切实破解群众急难愁盼。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弘扬“铁脚板”作风,主动深入到那些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基础薄弱的地方去。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扎根兰考沙丘,从实地探查中找到治理风沙盐碱的良方;要像姜仕坤同志那样钻进羊圈算细账,为百姓谋划脱贫致富的新路。唯有身入心至,做到“调”“研”并重、“研”“用”结合,才能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清晰的问题清单、明确的责任清单和具体的任务清单,让调研成果从“纸面”真正落到“地面”。
常修“认邻”之情,贴近群众心连心、共冷暖。“远亲不如近邻”。践行“认邻”理念,深刻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密切血肉联系、巩固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要学习贵州侗寨“火塘夜话”的朴素方式,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百姓家中,在围炉夜话、庭院座谈、茶余饭后的坦诚交流中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感知最真实的情绪,了解最真实的诉求,推动形成干部与群众“平时常联系、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的良好氛围,在为群众解忧纾困的实践中,让“物理相邻”的干群关系逐步升华为“枝叶关情”的命运共同体,使干部与群众真正成为守望相助的“家人”。
常修“认特点”之能,因地制宜把准脉、开良方。“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一切工作的谋划推进,都必须立足实际、精准施策,才能避免“一刀切”的形式主义,真正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实效和民生实惠。党员干部要锤炼“认特点”的敏锐眼力,将“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转化为精准服务群众、高效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要学习湖北咸宁四邑村变“管理清单”为《服务群众事项清单》的创新做法,实现“要求群众做事”到“为群众办事、做服务”的转变;也要主动攻坚“硬骨头”,面对山区产业链短板,牵头整合资源,联动科研攻克技术难关,协同金融注入活水,对接电商畅通销路,让特色产业焕发新生;更要善用生态、文化、旅游等独特禀赋,精心打造“小而美”“特而精”的就业增收项目,让地方特色真正变成群众“饭碗”里的踏实、“日子”里的温暖。





上一篇:网评:蔡奇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
下一篇:为基层减负赋能 促干部实干担当——学习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1 16:13 , Processed in 0.24095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