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更关乎人心向背和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央八项规定为肇始,全党上下正风肃纪、激浊扬清,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踏上新征程,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作风建设这根弦只能紧不能松。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唯有不断学习好、运用好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做法,才能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深化作风建设,首要在于筑牢思想根基。作风问题的本质是思想问题。必须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自我革命、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要从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汲取丰厚滋养,深刻理解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等宝贵品质的时代价值,不断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牢固树立“实”字当头的政绩观。思想上的清醒与坚定,是行动上自觉与有力的前提。只有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从灵魂深处增强改进作风、树立新风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作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经验做法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运用。深化作风建设,不能空谈理论,必须知行合一,将历史的、他人的、自身的宝贵经验转化为破解现实难题的锐利武器。我们要善于总结提炼历次党内集中教育特别是主题教育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如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将好经验固化下来、推广开来。同时,作风建设贵在精细、重在落实,必须“于细微处发力”。优良作风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解决的是群众身边的具体问题。此外,还要勇于创新实践,主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学习运用经验,关键在于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发力点,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要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压实政治责任,对作风问题“零容忍”,敢于较真碰硬,坚决追责问责,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作风成效的根本标准。正如一些地方在改革中要求“主动对标先进”,其最终目的是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更要克服“闯关”心态和松劲念头,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擦亮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攻坚克难、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全体党员干部更需以“弘毅”之志,将学习好、运用好经验做法作为深化作风建设的关键路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务实清廉、勤勉奉献的新风正气真正融入血脉、化为自觉,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奋进伟力,为绘就民族复兴的壮丽画卷注入澎湃不息的作风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