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作风建设的新部署,越发感受到中央八项规定如何深刻改变了中国。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切口,八项规定不仅重塑了党风政风,更在润物无声中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精神气象。 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开启从严治党新篇章 回顾历史,从井冈山时期"不拿群众一个红薯"的军纪,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作风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自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新篇章。截至2022年10月,全国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9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9.7万人;从具体问题上看,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8.3万起,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8.6万起。这些数字背后,展现了狠抓作风建设、革除不良作风取得的积极成效。 以"制度链"筑牢"防腐墙",构建作风建设新格局 八项规定不仅从行为上规范了党员干部,更重要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制度力量,成为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实支撑。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腐败无处遁形。从最初的“不敢腐”,到后来的“不能腐”,直至如今的“不想腐”,这不仅是党员干部思想境界的提升,更是制度建设不断深化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八项规定如同一面镜子,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以"早教育"把好"起步关",培育清正廉洁新力量 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化落实,尤其需要抓好年轻干部这个"源头活水"。当前,"80后""90后"干部逐渐成为干事创业的中坚力量,但个别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的案例警示我们:廉洁教育必须从"新"抓起、从"早"严起。更需警惕的是,年轻干部的廉洁风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抓住干部成长"黄金期",在入职、提拔等关键节点打好廉洁"预防针"。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形式,通过沉浸式警示教育、廉洁家书、廉政谈话等方式,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年轻干部廉洁档案,实施"导师帮带制",开展常态化"政治体检"。特别是要紧盯"八小时外"社交圈、生活圈,防范网络赌博、直播打赏等新型腐败风险,帮助年轻干部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就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通过早提醒、早预防、早纠偏,让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深植于心,确保干部队伍源头活水始终清澈见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风建设仍然在路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永远吹冲锋号",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贯彻,最终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让干净干事成为干部标配,让清正廉洁成为社会风尚,方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永恒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