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回复: 0

在群众屋檐下耕耘:基层党建的温度与力量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9

主题

0

回帖

5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4
发表于 2025-4-16 16: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kzagjvw 于 2025-4-16 16:34 编辑

中组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的召开,犹如一场春雨浸润着基层治理的土壤。在社区工作者眼中,这场会议不仅是政策信号的传递,更是对千万基层耕耘者的殷殷嘱托。当"党建+"思维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当组织力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行动力,我们真切感受到:在群众屋檐下开展的党建工作,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的生态。
   一、群众屋檐下的治理密码
   在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社区党总支搭建的"居民议事厅"里,退休老党员、青年志愿者、物业代表围坐讨论,将政府规划与居民需求编织成可行方案。这种场景印证着:基层党建不是悬浮的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扎根于群众生活的土壤之中。
网格化的社区服务,每个网格长建立起覆盖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的服务网络。这种组织形态的创新,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了楼栋单元,实现了服务群众的零距离。当暴雨来袭时,网格长们能够及时通知各个楼道,展现出迅速的组织效能,这是新时代基层党建的生动注脚。
  二、解构基层党建的实践哲学
社区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独特的治理智慧。面对电动车充电乱象,某社区党总支没有简单取缔,而是组织党员牵头成立自治小组,通过居民协商筹集资金,建成智能充电棚。这种"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的模式,既解决了安全隐患,又培育了社区共同体意识。
新就业群体党建开辟了新赛道。快递站点里的"红色加油站",不仅提供歇脚充电服务,更成为政策宣传的前哨。美团骑手党员老张,在送餐途中及时发现独居老人异常,挽救了一条生命。这种"移动党建"模式,让城市毛细血管里流淌着红色基因。
    三、通向未来的治理图景
社区工作者正在经历从"办事员"到"治理专家"的蜕变。定期举办的"书记沙龙"成为经验共享平台,90后社区书记小李分享的"亲子读书会激活社区文化"案例,已在多个社区复制推广。这种知识共享机制,正在培育新时代的社区治理智库。
共建共治共享不是抽象概念。某社区通过党建联席会议,整合辖区共建单位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便民服务。企业提供场地,医院派驻医生,高校志愿者开展文娱活动,构建起多元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种"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模式,正在重塑基层治理生态。
展望未来,社区党建将走向更精细的维度。社区党员服务志愿队伍,让党的声音进入千家万户,为基层创新提供试验田,正在勾勒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理想图景。这些探索都在诠释:基层党建的本质,是让党的执政根基生长出服务人民的万千根系。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基层社区工作者肩负着特殊的时代使命。当党建的红色基因与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深度融合,当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我们正在见证一场静悄悄的社会治理革命。这场革命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社区工作者在楼道里奔走的脚步声、在调解纠纷时的耐心劝说、在深夜加班时键盘的敲击声。这些声音汇聚成新时代基层党建的动人乐章,奏响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强音。





上一篇:以“三力”筑牢八项规定落实之基
下一篇:以党性 “必修课” 铸就党员 “硬脊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3 11:52 , Processed in 0.15243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