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wpjnfis 于 2025-3-26 10:54 编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强化教育对科技发展和人才支撑的作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载体,更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石。教育是科技发展的“根”,人才是产业升级的“魂”。唯有以教育为基石、以人才为引擎,才能真正成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创新沃土。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教育的目的是解放人。"当教育真正成为解放思想的钥匙、开启智慧的明灯,人类文明的进程便获得了源源不竭的动能。在数字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教育、科技、人才构成推动社会进步的三维坐标系,教育作为基座支撑起科技创新的大厦,人才则在知识殿堂的穹顶下绽放异彩。这个三角关系的动态平衡,正在重塑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成功,揭示了教育模式与产业需求深度嵌合的奥秘。在巴伐利亚州的职业学校里,学生上午研读机械原理,下午在西门子车间调试数控机床,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使德国制造业始终保有强大的技术工人储备。深圳南山区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模式,让大疆创新的工程师走进校园,带着无人机设计中的真实难题与师生共同攻关,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新型人才。 芬兰教育改革的启示更值得深思。这个北欧国家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推出"现象教学法",让学生在探讨"北欧森林生态系统"这样的主题时,自然融合生物、地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表明,这种跨学科教育模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指数提升37%,为应对复杂现实问题储备了关键能力。 站在人类文明的新十字路口,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展已成为破题关键。北京怀柔科学城里,年轻科学家在同步辐射光源前探索材料奥秘,这些场景交织出创新中国的生动图景。当教育沃土足够丰饶,科技雨露持续滋养,制度阳光普照大地,必将迎来"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蓬勃春天,为人类文明进步写下新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