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教育强国,培养厚植爱国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鼓励当代青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古有小儿辩日,今有稚子问核,科学教育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努力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追逐科学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领推动广大青年、少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祖国的一代人。 教育强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培养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中国在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和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多方关注。中国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动画和游戏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哪吒之魔童闹海》和《黑神话:悟空》等作品在国际上引起轰动。中国的数字平台TikTok和小红书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年轻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现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升,尤其在软实力方面表现突出。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而教育作为科技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 教育是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证,更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持久动能。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成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