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承载着培育英才、驱动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教育更需灵魂工程师。在新时代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将思想铸魂育人放在首位,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如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无畏、钱学森毅然归国的赤子情怀,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同时,利用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高质量教育:均衡资源,提质增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要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资源均衡配置,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劝学》有云:“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教育之于人才,正如輮之于木材,需精心雕琢,方能成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偏远地区的孩子。同时,将深化教育改革落到实处,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探索未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高质量教育遍地开花。 创新人才培养:激发潜能,鼓励探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党魂共育的土壤里,我们要为每一个梦想的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让其在自由探索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两弹一星”元勋到“嫦娥探月”团队,无数科技工作者以非凡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科技成果,为国家发展贡献了力量。在新时代,我们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设立创新实验室、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等方式,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领袖和时代先锋。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书写教育强国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