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教育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基础工程。伴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相比于老一辈,当今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受到充分保障,高等教育在新青年中越来越普及,成人继续教育也在不断推进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有效增强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正式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的堆叠,科技方面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实现真正的自主自强。 畅通教育体系,完善教学培养方法。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也因为地域辽阔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优质的教学资源向着沿海及发达地区集中,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科技教育基础设施薄弱,一线城市的人均教育资源可能是偏远的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导致人才资源的断裂。虽然国家大方向上持续推进教育资源的平均化,可“贫瘠”土壤无法留住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还需要我们不断向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和教育力量。此外,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低,产学研三方脱节问题不容忽视,企业需求和教育内容的错位,导致出现“企业缺人才,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在今后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不能继续在“高塔”中埋头学习,企业要更多的进行“实操”,培养适合国家发展的人才。 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新时代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反腐和党纪教育的深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德不配位的高官落马,他们丧失理想信念,腐化在金钱之中。面对新时代的种种挑战,我们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用思政将学校和社会有效融合,将党的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要不断与时俱进,让教育能回归激发创新,服务大众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