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离不开民营经济持续发力,当前民营经济的春天已到来,应积极把握时机顺势而为,增信心、谋创新、促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新高度。 培育新质生产力,统筹培育好“新动能”与更新“旧动能”的关系。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壮大数智结合、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芯片以及网络安全等各科技关键领域,民营科技企业家们堪称主力军,要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重要依托,从任务布局、资源配置、科技企业培育、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还需要来自强大的制造业和相关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定盘星”和“主力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还要推进其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要按照“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统筹好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一方面,要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从生产端发力优化要素配置,优化产业布局,坚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创新驱动培育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让供给体系更适配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同时,政府要在政策上降低企业负担、服务上搭建产学研平台等,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要持续扩大内需尤其补上消费短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同时拓展消费场景如政府发放消费券、发展夜间经济与直播电商等,丰富消费体验并满足多元需求。 当好为企服务“店小二”,形成“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科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一方面,政府要减少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彻底扭转政府大包大揽、事事审批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以“数字引擎”驱动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办事“少跑腿”,实现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政务服务高效触达。另一方面,政府主动做好宏观调控的补位工作,打好政策“组合拳”,落实施行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等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