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回复: 0

浅谈春节申遗成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50

主题

0

回帖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6
发表于 2025-2-17 09: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春节申遗成功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申遗(申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若成功,无疑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
一、文化价值的国际认可
申遗成功意味着春节的文化价值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有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对春节习俗、仪式及其背后文化内涵的关注与保护。例如,贴春联、年夜饭、舞龙舞狮等习俗可能被系统记录和推广。
通过国际平台展示春节,可以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春节的家庭团聚、辞旧迎新等核心理念,能够与全球其他文化中的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形成对话,凸显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
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申遗成功可能激发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尤其是在全球化冲击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这种认可能帮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传统节日的意义。
   近年来,部分东亚国家在传统文化申遗上的争议(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曾引发国内舆论对文化主权问题的关注。春节若成功申遗,或可视为中国在文化话语权领域的一次主动实践。
三、申遗本身不会直接改变春节的过法,但可能促使政府和民间组织投入更多资源支持传统习俗的恢复(如修复古村落庙会空间),或推动春节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海外华人社区的春节庆祝活动可能获得更多关注,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例如,纽约、伦敦等地已举办的春节庆典或得到进一步官方支持。
但是,春节申遗成功后同样存在着潜在挑战与反思。
一、申遗成功后需警惕将春节简化为“符号化”展示,或过度开发其商业价值(如过度包装的“年货经济”),导致文化内核流失。例如,某些地区春节民俗表演逐渐沦为旅游表演,失去社区参与性。
   二、如何让春节习俗在当代社会保持活力?需探索创新传承方式,如借助数字技术记录传统技艺,或通过社区活动让年轻人参与舞龙、剪纸等非遗实践。
三、对国际非遗保护方面的启示。中国近年积极推动非遗保护(如“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春节若加入名录,将进一步展现中国在协调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非遗的“人类共享性”,春节申遗需突出其作为文化现象对全人类的启示,而非单纯强调“所有权”。例如,可强调春节“和谐”“团圆”等价值观的普世性。
春节申遗成功,既是终点也是起点。它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但更重要的是后续如何避免“申遗即终点”的误区,通过教育、政策支持和社区参与,让春节真正“活”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正如非遗保护的核心精神:“保护不是为了留住历史,而是为了未来。”





上一篇:博物馆文物发霉敲响警钟
下一篇:以正确政绩观为笔,绘就发展新画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5-19 19:15 , Processed in 0.22914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