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对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他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希望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当前,我们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有利于把巨大的人口规模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美好愿景,有高耸入云的楼群,有绿树成荫的花园,更有居于其间人们的笑颜。城市加速发展,治理要从精细处入手,要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要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目标,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生活环境,在包容性中彰显城市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要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