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决策为乡村的未来描绘了宏伟蓝图,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作为基层干部,正是这光辉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实践者。 发展农村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发展乡村产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展乡村产业要服务于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要牢固树立耕地红线保护意识,时刻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保护理念保障粮食安全。要谋划乡村产业类型布局,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相协调,与我国全面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居民消费需求相适应。 发展农村要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要立足基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和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等在农村风俗养成中的示范、带动和推广作用,引领广大农民自觉抵制不良习俗、遵守良好风俗;突出重点,集中力量,以整治“天价彩礼”、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等为突破口,杜绝村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形成。 发展农村要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新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不仅涵盖农村住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基本生活条件改善,还包括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改、面源污染治理等村庄环境整治,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