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 为基层减负赋能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形式主义犹如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阻碍着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唯有坚决整治形式主义,才能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形式主义在基层的表现形式多样,危害不容小觑。文山会海泛滥,基层干部整天淹没在会议和文件中,疲于应付,无暇深入实际、解决问题。过度留痕,为了迎接各种检查,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台账、填写表格,甚至出现“造盆景”“刷数据”等虚假行为。频繁的考核评比,让基层干部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为了争名次、得高分,往往重形式轻内容,背离了工作的初衷。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消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从思想根源上入手。形式主义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错误的政绩观和价值观。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表面政绩,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而忽视了实际工作的成效。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弘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篇幅,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能合并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提倡开短会、讲短话,提高会议效率。要坚决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同时,要加强对文件会议的统筹管理,避免多头重复发文和开会,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考核指标和检查评比。要坚决纠正过度留痕的做法,不把台账、报表等作为考核的唯一依据,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际工作上。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为基层干部撑腰鼓劲。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要给予基层干部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误和错误,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基层工作的要求。同时,要加大对基层的投入,改善基层工作条件,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工作、乐于奉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让我们齐心协力,坚决破除形式主义的顽瘴痼疾,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