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绩观作为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其内涵与外延正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与深化。近年来,对年轻干部而言,政绩观不仅关乎一人一事、一时一域、更关于“国之大者 党之大计”同时“以学习的深度拓展政绩的厚度,以百姓的脸色检验政绩的成色,以发展的质量提升政绩的分量”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共识,为我们理解和评判政绩提供了新的视角。 以学习的深度拓展政绩的厚度。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于基层工作者而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因此,学习的深度是拓展政绩厚度的基石,它要求年轻干部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学习历史、文化、哲学等广泛领域的知识,以拓宽视野、提升境界,为政绩的厚实与长远打下坚实基础。 以百姓的脸色检验政绩的成色。百姓的脸色就是他们对政府工作满意度和获得感的直接表现。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其政绩必然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以百姓的脸色检验政绩的成色,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政绩评判方式,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它要求年轻干部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和便利。 以发展的质量检验政绩的分量。发展的质量是衡量政绩分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事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不断提升政绩的分量,使其更加坚实、更加有说服力。因此,以发展的质量提升政绩的分量,是我们在追求政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广大年轻干部要把政绩观树立、把发展观校准,将推动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着力提升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实际工作上,不断深化学习、关注民生、注重质量,努力创造出更加厚实、更加真实、更加有分量的政绩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