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目前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真抓实学、善始善终,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强化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着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筑牢信仰之基,守住拒腐防变底线。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杨善洲,30岁就开始担任地方主要领导,在任时造福一方百姓,退休后情系桑梓,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绿洲。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他始终把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用一生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杨善洲同志为镜子,以杨善洲精神为动力,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忠诚践行初心使命,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只有不断加强党员个人修养,经常对照党的初心使命,把思想、工作和职责摆进去,真正做到触动思想、触及灵魂,才能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 依纪依法履职,筑牢拒腐防变“堤坝”。“都是熟人朋友,放开喝没事”“喝的不是酒,是面子和感情”“只要不收钱,吃点喝点不算什么”……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论调。他们以“小事小节”视之,有的以“人情世故”为借口,有的以“安全私密”作保证,折射出“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复杂性。“饭”是违纪表象,“局”是问题关键。在面对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老下属以及各路亲戚时,党员干部要站稳立场,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不能触碰原则红线,要知道当官、发财两条道永远不可以兼容。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会在“围猎”中被敌人捕获。党员干部手握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肩负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使命,应明确权责边界,依规履职用权,做到知责尽责,依法履责,真正将党的纪律刻印在心,自觉置身于纪律规矩之中,在工作中保持警醒、知而后止。 接受监督洗礼,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纪律自觉不会自发产生,也不会一劳永逸,广泛运用社会监督,扎紧制度的笼子,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打开门来接受监督,让权力真正在阳光运行,让执纪者养成在聚光灯下开展工作的习惯,防止“灯下黑”,增强各级党员干部防腐拒变的“免疫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人们愈加需要更多的事实与判断。党员干部要主动接受来自党内、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监督,将监督视为成长的助力而非束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断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态度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各级党员干部只有拧紧了思想的“总开关”,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能稳得住心神、管的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