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组织能力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赋能”。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其成为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发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的制度机制,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协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基层治理合力整合,以此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 聚焦民心民情 为基层治理“领航”。民心民情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深入了解并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基层治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深入调研,定期开展民意调查,了解人民群众对基层治理的期望和需求;深入基层社区,与居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社区网络媒介、社区公众号、社区云等渠道收集民心民情民意,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和群众诉求。聚焦民心民情,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把握问题导向 为基层治理“强基”。问题导向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推动事物发展的思维方式。在基层治理中,强调以问题的存在为起点,以解决的问题为终点,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明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基层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把握问题导向,为基层治理“强基”,需要我们从明确问题导向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结合具体实践建议,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崔征稳驭舟。基层作为国家肢体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基层治理非一羽之力、一足之功,只要我们在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民心民情和把握问题导向等方面下足功夫,终日乾乾、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够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