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同心协力 共迎挑战 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的书面演讲。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亚太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紧密,共同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开放包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立对抗和“小院高墙”的做法则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
开放包容、共同发展是亚太地区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技术和人才,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开放包容也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等,都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是亚太地区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优势和劣势不断变化,通过加强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创新等方面的合作,采取取长补短的方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新西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通过中国-新西兰农业可持续发展合作项目,中国和新西兰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和交流,分享了新西兰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帮助中国的农民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对立对抗、小院高墙是亚太地区实现共同繁荣的挡路石。对立对抗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矛盾的加剧,甚至会引发战争和冲突;而“小院高墙”则会导致闭关锁国和自我孤立。在过去30年,亚太地区平均关税水平从17%下降至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七成。所以通过加强合作、互联互通才能推进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营造开放包容的环境等措施,才能够实现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
开放包容、取长补短、消除对立是亚太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这些理念和做法,才能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