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0|回复: 0

充分发挥教育智慧 担当文化传承使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7

主题

0

回帖

124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4
发表于 2022-3-1 11: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宝库,它传承千百年,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无可估量、永不褪色的价值,它让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让我们拥有了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年教师的重要使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和品德发展,做培养面向未来世界人才的“大先生”。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修身立命的哲学,温良谦恭的品性,都具有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在“双减”的背景下,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更需要发挥教育智慧,在减负的同时增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扎根、萌芽,伴随其一生的成长。
深研教材,课堂提质,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更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途径。统编版教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古诗、古文、名言等内容较之以往大幅增加。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课文讲透,将其背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就需要教师自己肚子里有一壶水。教师应秉持着文化传承的信念,发挥拼搏进取的精神,虚心研讨,潜心治学,把教材内容吃准、吃透,把课堂教学落实、磨精。唯有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对自己高要求,才可算是学为人师,才能担起树人的百年大计。
学科联动,巧设作业,在假期生活中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减”大背景下,作业设计变得愈发重要,作业的设计需要“删繁就简”,避免重复的机械的作业,避免题海战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一个“活”字,生硬的灌输很难真正激发学生心底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将文化的传承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生活和学习的点滴中融入,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恰逢寒假,借助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联动各学科教师,创设跨学科的趣味作业,让学生在假期中边玩边学,感受传统文化习俗的魅力。写春联、猜灯谜、制作拜年视频、为年夜饭添道菜,在作业中,学生更加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含义,劳动技能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链接场馆,研磨课程,在特色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眼三千年的三星堆文化遗址,闪耀着古蜀文明光芒的金沙遗址,彰显着忠义正气的武侯祠,流芳百世的杜甫草堂……成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的文物流传,有许多的场馆可以让学生学习历史,了解地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场馆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发课程,创设场馆课程,将学生的目光从校内引向校外,增强其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让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条正确但又漫长的育人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教师要时刻秉持教育初心,不断奋进,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开展多条路径来担起时代赋予青年教师的文化传承使命。
作者:程琳
单位:
成都市双林小学
电话:18181927516





上一篇:安牢廉洁总开关
下一篇: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0 18:54 , Processed in 0.20569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