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9|回复: 0

做好人才工作的“新”、“活”、“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28

主题

27

回帖

3175

积分

记者

积分
3175
发表于 2021-10-27 19: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拓创新,在政策引导上寻求突破。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人才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高学历是人才的一种,但在更多领域里,不能仅以一纸文凭作为人才评定的标准,例如专业技术性人才、农村乡土人才、乡村致富带头人等,他们的学历不一定很高,但他们能为当地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所以也需要重点关注。纵观全国,凡是人才贡献大的地方,都是政策灵活应用、人才发展环境相对宽松的地方,只有充分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人才发展方针政策,才能真正使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力,要做到海纳百川,聚四方英才,一套完善的政策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激发活力,在引育管留上做足功夫。人才是新时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高精尖人才是各地竞争的资源,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人才上门是不可取的,只有主动出击,用倒履相迎的精神把优质人才引进来,同时做好人才的管理工作,从政策法规的落地落实上做好工作,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也要改善留住人才的方式方法,不能只依靠高薪留人,有时情怀、理想更有助于留下尖端人才。同时,我们要加大本土人才的培育,本土人才的归属感和对当地的熟悉程度是外来人才无法比拟的,培育好本土人才能更快速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要我们拿出真诚的态度,切实落实党管人才的各项政策,就能让人才在其擅长的领域活起来。

  优化环境,在重才爱才上夯实基础。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一片发展的沃土,他们就能带来蓬勃发展的生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积极为在海外的各类华人科学家提供服务、创造条件让他们回到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那个时候回国的钱学森、邓稼先、赵忠尧等人,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正是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许多海外学者、科学家等各类人才积极回国发展。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十分重要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更加需要重视人才、关爱人才,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尊才、爱才的风气,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













上一篇:以史为鉴,重温史诗
下一篇:驻村更要“驻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17 22:30 , Processed in 0.21796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