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耶底乡,漫山遍野草木葱茏,牛羊遍地。走进当地扶贫移民集中安置点——“能投美丽新村”,这里绿树掩映、粉墙砖瓦、彩梁白栋,村里设置了幼教点、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民族活动坝子,老百姓出门办事方便,居家和乐美满。村民们还在村集体的带领下投身畜牧养殖、艾草种植,通过劳动增收致富。(人民网 8月23日)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新村。耶底乡各洛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极度贫困村。王宏斌来这里当第一书记以后,经过认真的摸底调查,发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气候恶劣...是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问题。于是,为解决这个难题,他四处协调、筹措资金,开始建设“能投美丽新村”,彻底改变了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变好的是居民的生活条件,但致富的梦想要实现,还得有支撑产业。 寻找优质产业,助农增收致富。在基础条件变好之后,王宏斌意识到,帮助贫困群众适应新生活的关键还在于寻找适合他们的优质产业,“引入源头活水,精准破解新村发展瓶颈。”“积极打造产业集群”种植艾草、发展畜牧业等使该村农民真正脱贫增收,如今曾经的极度贫困村彻底变了样。 “从改善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到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王宏斌一步步用他的敬业奉献和为民情怀,扎根在这座小山村,带领这里的百姓脱贫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王宏斌这样用心扶贫、扶真贫的人,才能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彻底断掉穷根。 而他,只是千千万万第一书记的一角,我们应当记忆他的为民情况,学习他的务实精神,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和每个向他一样付出的扶贫干部。当下,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下一步,我们年轻一代,应该继承和发言脱贫攻坚路上这些先进模范的奉献精神,为农民脱贫增收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作者: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