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真抓实干、务实为民的历史。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还是战洪水、抗地震、控疫情,我们党一路攻坚克难,一心为民造福。正因为始终坚持实干为要,始终把落实放在首要位置,不断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党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带领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解放军报 03.29) 实干精神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郭明义用15年时间干20年的工作量,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创造一流业绩。到杨善洲亲自实验并推广“三岔九垄”插秧法,解决保山群众温饱问题,实干一直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内心的深处。当前,实干就是解决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问题,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条件。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让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生活更富裕,人民更幸福。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就是落实每一项政策,这需要我们党员干部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去工作,要“下”到基层去关注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遇到的问题。只有党员干部把实干放在首要位置,惠民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造福一方百姓,温暖一片人心。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通往成功的道路也不是一马平川的。困难越多党员干部越要“真干”,困难越难党员干部越要“实干”。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克服困难、胆怯和畏难情绪。更是要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展现实干精神,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实干是让百姓“乐”起来。只有实干才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去关注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去解决老百姓遇到的难题,去思考如何让老百姓过更幸福的日子。只有百姓“乐”起来,实干才没有“白干”。只有“实干型”政府、“真干型”党员干部才能赢得“朴素型”百姓的一片“真心”。(宋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