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做好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农村,发力点在基层,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发挥好基层力量就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把战无不胜的“利剑”。 当好“排头兵”,基层干部要肯学勤思,提升自身战斗力。“磨刀不误砍柴工”,基层干部要不断学习,善于思考,争做“精兵”,不做“莽士”。从最需要的学起,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保证自己学有所用,努力成为群众需要的干部。从最基本的练起,干事之前打好“地基”,基本功练好了一样能够成为“武林高手”,乡村振兴重心在农村,农村工作对基础工作的要求更高,干部手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是群众身边的大事。从最薄弱的补齐,基层干部要勇于啃“硬骨头”,争做过滤器,不当二传手,基层的“舞台”可以简陋,但基层干部一定要演出精彩。 当好“排头兵”,基层干部要敢想敢做,永葆锐气。好奇心是求取新知的动力源,不知足是再创佳绩的助推器。农村相对于城市,底子更薄,起步更难。基层干部如果在干事创业上瞻前顾后,只想做的“面子工程”,只会不断消耗农村的潜力。基层干部首先要把真干作为本分,亮点出成绩,赢得了掌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其次要把实干作为责任,乡村振兴的舞台注定是实干家唱“主角”,真金不怕火来练,工作成效要经得起检验,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最后还要把苦干作为追求,“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基层干部要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披荆斩棘,昂扬的是精神力量;击鼓催征,不变的是追梦步伐。基层干部要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奋斗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当好“排头兵”,基层干部要严于律己,保持清晰的头脑。根除沽名钓誉之心,摒弃急功近利之意。基层干部要在思想上警醒起来,树立起从政为民的干事理念,牢牢记住“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低调务实不张扬,心无旁骛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用最严的标准约束自己,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争做表率中的表率,示范中的示范,前列中的前列。 “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祸知福如随影”,基层干部要时常“解剖”自己,工作上多做“体检”,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土壤上茁壮成长,在时代的浪潮中顺势而上。(张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