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回放:为不打扰家人休息,朱恒银每天都在狭小的厨房里写作。天冷,要等煤球炉子烧暖和点,手才不至于冻僵,在平日里吃饭的小方桌上一笔一画写下日间研究与实践的经验。(12月18日,人民日报) 作为钻探行业的人才,朱恒银不仅仅是一名科研技术人才,他还是行走在钻探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亲自绘图,亲自试验,虽然已年过花甲,但没有对工作有一丝的放松,他要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为钻探行业开创新的思路,新的征程。 他就是我国高级工程师朱恒银,有着四十多年的钻探经验,一直用最高的热度保持着工作的热情,在野外采矿,在实验室钻研,他都在第一线,用他的话说:“干钻探,技术创新、野外试验缺一不可。”曾经为了做好钻探设备及技术研发,朱恒银常常白天在一线考察,到了晚上,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他在狭小的厨房,在平日里吃饭的小方桌上一笔一画写下日间研究与实践的经验。 由于朱恒银一直保持着一颗对工作的热爱之心,于是在工作上,爱琢磨,并且持之以恒,看中的事情一定要做好,正因为他的执着,他与他的团队研发了5000米新型能源勘探智能钻探设备及技术、钻井液多参数自动化监测设备等钻探行业的先进设备,这些设备在钻探行业起到了很大的中庸,也正因为朱恒银热爱钻研,屡有突破,朱恒银当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科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行各业都有杰出人物展露出自己的才华,为祖国的科学进步做出骄人的成绩,他们就如朱恒银一样,热爱工作就像热爱家人一样,愿意为工作付出贡献更多,于是才会有各种创新成果,才会有我国科技的进步,我们当代年轻人要向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静下心,沉下去,踏踏实实在工作岗位上努力累积经验,让自己的所学能够为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 作者:淼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