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赋能,让基层工作回归为民初心。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如一场及时雨,润泽了广大基层工作者的心田,也为村委会的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方向。 在过去,形式主义的阴霾常常笼罩着基层工作。文山会海让基层应接不暇,大量时间耗费在文件流转和会议出席上 ,真正用于走村入户了解村民需求的时间被严重挤压。同时,各类会议频繁召开,有时一天要参加多个会议,内容又多是泛泛而谈,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督查检查考核的繁琐也让基层苦不堪言。为了应对检查,基层工作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准备台账资料,“留痕”成了工作的重心,而不是工作本身的成效。一旦台账稍有瑕疵,就可能被判定工作不到位,使得大家工作时畏首畏尾的。 借调干部现象也削弱了基层工作力量。一些有经验、能力强的村干部被上级借调,导致村里工作出现人才断层,工作推进困难。 如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出台,直击这些痛点,为基层工作带来了曙光。精简文件会议,让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深入村民家中,了解他们在生活、就业、家庭等方面的需求,实实在在地为村民排忧解难。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注重工作实绩,使得工作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比如发展特色农业、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增加村民福利等等。 我们基层也会积极响应,严格按照规定自查自纠。减少不必要的文件转发,对于必须传达的文件,提炼重点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告知村民;合并同类项会议,提高会议效率,确保每次会议都能解决实际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村委会基层工作注入新活力。相信在这一规定的指引下,广大基层能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大步迈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