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交流研讨座谈会上,石泰峰同志强调要学习好运用好经验做法,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这一重要指示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为基层党员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作为上海市的一名基层党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需以作风之笔,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徙木立信,作风建设筑牢信仰之基 “徙木立信”的典故,彰显了诚信与公信力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将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视为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对于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的关键作用。在基层工作中,作风建设是连接党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以严谨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上海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创新学习教育方式方法,如金山区精心构建“旁听庭审—案例剖析—家庭廉洁”三维警示教育体系,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筑牢信仰之基。这种徙木立信的精神,正是我们基层党员应当秉持的,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承诺。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凝聚奋进之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习总书记指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从中央政治局抓起、自上而下推动。这种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凝聚了全党的奋进之力。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示范引领,以身作则,带头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凝聚起推动基层治理的强大力量。 靶向施治,精准发力破解治理之难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在作风建设中,我们同样需要靶向施治、精准发力。紧扣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围绕“五个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任务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一查摆、深入研判。这种精准施策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在基层治理中,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精准发力。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和认可,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长效常治,久久为功绘就发展之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种长效常治的做法,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基层党员应当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绘就基层治理的美好蓝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将学习好运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经验做法,以徙木立信的精神筑牢信仰之基,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凝聚奋进之力,以靶向施治的精准发力破解治理之难,以长效常治的久久为功绘就发展之景。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