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深入甘肃舟曲县调研,实地考察基层党建、作风建设及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从严从实推动问题整改,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问题导向,推动学查改一体推进 石泰峰指出,学习教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必须坚持“学”字为先、“查”字为要、“改”字为重。他要求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打牢思想政治基础。在舟曲县大川镇、土桥子村,他实地走访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家中,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作风建设的实际需求,强调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行动。 针对问题查摆,石泰峰要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自我革命”,主动检视剖析,深挖思想根源,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他特别指出,要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推进。在县委机关,他详细查阅学习教育工作台账,要求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形成震慑效应。 二、强化分类指导,确保学习教育精准发力 石泰峰强调,学习教育不能“一刀切”,必须结合不同层级、地区、领域和行业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方案。他特别关注领导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对象,要求通过专题培训、案例警示、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其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在农村基层,他提出要将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推动纠“四风”、树新风向村(社区)延伸,重点整治基层“微腐败”和形式主义问题。 调研中,石泰峰走访了土桥子村党群服务中心,与驻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深入交流。他指出,村级党组织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要求通过学习教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问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三、以作风建设促发展,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石泰峰强调,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他提出,要以作风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在舟曲县,他详细了解当地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的成效,要求进一步优化村级组织权责清单,清理不必要的证明事项和考核指标,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他特别关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出要加大对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覆盖力度,通过党建引领促进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在土桥子村,他考察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鼓励村党组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他强调,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四、压实责任链条,构建长效机制 石泰峰在座谈会上指出,学习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责任是否落实。他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要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他强调,要建立“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中央指导组要严督实导,地方和单位要主动作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他特别提到,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管理漏洞。在舟曲县,他要求将学习教育与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等结合起来,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石泰峰此次调研,为甘肃舟曲乃至全国基层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着力推动解决突出问题,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凝聚发展合力,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