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是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与行为特质,于干部群体而言,优良作风更是其履职尽责、服务人民的“生命线”。改进干部优良作风,不仅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关键之举,更是推动事业发展、赢得民心的必然要求。 改进干部优良作风,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部分干部在工作中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根源就在于理想信念的滑坡。他们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诱惑面前迷失了方向。因此,干部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汲取信仰的力量,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才能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坚守原则,勇往直前。 改进干部优良作风,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干部的职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要求干部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干部,遇到问题推诿扯皮,面对困难畏缩不前,不敢担当、不愿担当。这种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影响了事业的发展。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政绩观,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敢于挺身而出,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改进干部优良作风,还需密切联系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干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疾苦,才能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和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对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生活,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改进干部优良作风,更要保持清正廉洁本色。“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干部的基本准则,也是干部赢得群众尊重和信任的重要前提。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杜绝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行为。只有自身清正廉洁,才能挺直腰杆做事,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改进干部优良作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干部要以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担当、深厚的群众情怀和清正廉洁的作风,不断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