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要将这一蓝图变为现实,必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作风建设。学习教育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贯彻落实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只有将全会部署与作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牢抓学习教育,筑牢思想根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年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关键在于抓住了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当前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与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同频共振。要原原本本学全会文件,逐字逐句悟精神实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浙江省开展的"清风讲堂"活动,将政策解读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江苏省打造的"廉政实境课堂",让干部在红色教育基地中接受精神洗礼。这些创新实践启示我们:学习教育必须走深走实,既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贯彻落实贵在见行见效,强化责任担当。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都需要过硬的作风来保障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干部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各地强化"一盘棋"意识,实现制度创新协同突破。这些生动实践表明: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制度建设要在常态长效,扎紧制度笼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要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深圳市构建的"智慧监督"平台,实现了对"四风"问题的精准识别;北京市推行的"接诉即办"机制,倒逼干部作风持续转变。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样需要这样的制度创新。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监督问责机制,让制度"长牙""带电",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全会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保驾护航。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贯彻落实永无止境。从延安整风运动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始终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设。今天,站在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新起点上,我们要继续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口,以学习教育强基固本,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制度建设巩固成果。如此,方能确保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生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作风建设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