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2月5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紧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聚焦重点任务,深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整治工作成效;要强化政治担当,不断健全主体清晰、要求明确、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再发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基层工作的“顽瘴痼疾”,消耗基层干部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基层工作的新工具带来了新的负担,过分依赖“指尖上的工作”将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种打卡、填表、留痕,严重影响实际工作的开展。对此,必须坚决整治,要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减少不必要的线上任务,让基层干部从中解脱出来。其次,文山会海、繁文缛节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浪费大量资源,还使得基层干部难以集中精力抓工作落实。必须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考核,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强化政治担当,健全责任体系。要不断健全主体清晰、要求明确、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领导干部是基层减负工作的关键,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强化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只有领导干部带头,才能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中央和国家机关是基层减负工作的“风向标”,必须率先垂范,主动认账,立行立改,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层减负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要既做显功,也做潜功。基层减负工作既要解决当前的形式主义问题,也要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